top of page
Home: Welcome
Home: Blog2
  • 作家相片ibestiz便宜機票達人

徽州去哪了?

徽派建築,美如一幅天生畫卷。圖/視覺中國

在山水,在村落

在徽商氣度,在士子風流

幾乎每一個建築系或美術系的學生,都曾去過安徽的古村落。

黟縣宏村,群星在夜空中閃爍,月沼裡倒映著燈火。 圖/方托馬斯

在他們寫生的畫冊裡,粉墻黛瓦的古屋靜默在小橋流水之間,這些徽派建築,仿佛本身就是從水墨丹青中跑出來的,執筆者要做的只是將之“臨摹”回紙上而已。

雖然“徽派建築”廣為人知,其名稱卻經常會被理解成“安徽風格的建築”。實際上,不管是“徽派建築”的“徽”,還是“安徽”的“徽”,都來源於一個正在消逝的古地名——徽州。

黃山,以一個“奇”字名揚天下。 圖/方托馬斯

那麼,徽州到底去哪了?

徽州,只剩下一座黃山?

古徽州在今江西、安徽、浙江三省交界之地。

清徽州府的“一府六縣”格局。繪圖/Paprika

從北宋末年改“歙(shè)州”為“徽州”,到辛亥革命之後“廢府存縣”,除元末曾短暫改稱“興安府”外,徽州之名先後沿用將近780年之久。其區域也一直保持著唐朝所奠定的“一府六縣”格局,下轄歙縣、黟(yī)縣、休寧、祁門、績溪、婺源六縣。

黃山上的“猴子觀海”,看盡了徽州一地的滄桑變化。

圖/石耀臣

而至近代,徽州府經歷了行政區劃的變革,被“掐頭去尾”——先是最南邊的婺源轉隸江西,後則最北邊的績溪劃歸安徽宣城,同時撤銷了徽州地區,主體部分作為今天黃山市存在,其下僅保留一個徽州區,面積不過古徽州的百分之三。

黟縣盧村,村落邊田園環繞。

圖/張建平

對於更名“黃山”這件事,老徽州們心情頗為復雜:一方面所謂“黃山歸來不看嶽”,黃山一直是徽州的驕傲,生活在水墨畫似的黃山腳下,徽州人對於他鄉的山,大多是瞧不上的;然而真要以一座山來作為市名,本地人卻也不太高興,套用汪曾祺老先生說高郵咸鴨蛋的一句話,“好像我們那窮地方就出石頭似的!”

黃山市地形圖

。繪圖/Paprika

徽州確實“出石頭”,但遠不止黃山一座。

歷經多次地層的斷裂,徽州地區的中部形成了斷陷盆地,兩側斷塊則隆起成山,因而境內多山地丘陵,自古被稱為“山限壤隔之地”。據《徽州地區簡志》所載,徽州地區在撤銷轄區前面積13403平方公里,其中山地丘陵總面積達到了10578平方公里。


春天,歙縣石潭村,盆地中的村莊和農田被環繞在青山之間。 圖/方托馬斯

在北部,黃山山脈綿亙東西,為長江水系與錢塘江水系之分水嶺,其蓮花峰海拔1864.8米,在高度上冠絕全省;往東南一帶,白際山與天目山連做一片,作為浙江與安徽二省的界山;到西南,五龍山分隔了婺源與休寧,在撤銷徽州地區後,則成為了贛、皖兩地的分界。從地圖上看,整個徽州四面八方都被群山包圍,連天際峰,飛鳥難度。

正是因為連綿的山,催生出了徽州的新安畫派,多以徽州的黃山、白嶽(齊雲山)為題材,其畫風簡淡高古,別開生面。自開創以來,歷朝歷代名家輩出,清初以畫家漸江為首;到近現代,山水畫宗師黃賓虹也受“新安畫派”影響頗深。


新安畫派始祖弘仁的畫作。弘仁(1610—1664),本名江韜,明亡後削發為僧,改名弘仁,徽州歙縣寒江村人。圖/Honolulu Museum

而在徽州的“八山一水半分田”的格局中,水的作用同樣不容忽視。

以黃山一脈為界,徽州境內的青弋江往北匯入長江,閶江、樂安江則向南流入鄱陽湖。而徽州的母親河新安江,為錢塘江水系之上遊,其南支稱為率水,北支喚作橫江,兩者在屯溪大橋之下匯合後始稱新安江,流經休寧、歙縣後,在浙江的淳安縣內蓄水成壩,誕生了有“天下第一秀水”之稱的千島湖。


新安江綿潭段,綠水繞村莊。 圖/張建平

在連綿起伏的山地中,發源於其間的流水不斷向低處的盆地匯集,歷經長久的沖刷,形成了大小不一、相對平緩的土地。在溪水匯成河流之後,這些利於農植的沿江盆地,面積小而零碎,如同被江河串起來的珍珠,卻成為了徽州人最初安身立命的根本,因而徽州的村落大多“依山建屋,傍水結村”。

在徽州,山水的作用遠不止觀賞。


婺源江嶺,村莊與梯田都建在雲霧繚繞的山間。 圖/龔躍賢

四圍的群山如同堅厚的壁障,隔絕了動蕩年代戰火的沖擊;蜿蜒的河流則灌溉出肥沃的良田,開辟出人們繁衍生息的空間。獨特的地理環境,使得徽州成為了一方“桃花源”式的秘境,使之寬容地接納著漂泊無定的他鄉之客,讓這裡成為他們新的故鄉。

在徽州,聽見歷史的回響

徽州是一處廣納天下遊子的溫柔鄉。當我們尋找徽州的時候,會發現她既是許多故事的“歸處”,也是新的起點,如同參天大樹,枝葉繁茂,記錄著“歷史的回響”。

2014年元宵節,歙縣許村敦睦堂的許姓男丁,在村中大觀亭前舞起大刀祭祀自己的祖先祈求新年平安。

圖/張建平

公元904年,大唐早已陷入風雨飄搖之中。

天下藩鎮割據,權臣朱溫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,在途經陜州(在今河南三門峽)的時候,皇後何氏誕下一子,因前路未卜、生死難料,故將幼子轉交給了親信婺源人胡三。胡三不辱使命,把這個孩子帶回家鄉,易姓為胡,取名“昌翼”。至後唐同光三年(925年),弱冠後的胡昌翼考中明經科進士,胡三才將其身世一一相告。


西遞村的追慕堂,其中供有李世民塑像。圖/王寰

這本來或許是一個“哈姆雷特”式的復仇故事。然而胡昌翼卻選擇了終身不仕,一生隱居於婺源考水,治經授業。他的後人在宋代元豐年間遷至黟縣的西遞村,開枝散葉,“紅頂商人”胡雪巖、著名學者胡適,都是這支李唐血脈的後代。

因避難而到來,並紮根此地的,胡昌翼既不是第一個,也不是最後一個。唐代“安史之亂”爆發後,曾有數十個大姓遷至徽州,在這片山水田園安居下來。而在這之前與之後,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兩次“衣冠南渡”——“永嘉之亂”後的晉南渡與“靖康之難”後的宋南渡時期,都有大規模的北方士族陸續避禍而來。

龍川明代胡氏宗祠,徽州績溪的胡氏又分為“龍川胡”、“明經胡”、“紫金胡”與“遵義胡”。圖/張建平

龐大的移民群體裹挾著歷史的碎片,在這片土地上歸於雲淡風輕,只剩下些許舊跡——至今,西遞村的追慕堂中,依舊供奉著先祖李世民的塑像,兩廂繪有豐腴肥碩的“昭陵六駿圖”,讓人不時想起唐人的審美;而歙縣的唐模村,得名於唐末時汪氏子孫對於盛世繁華的追憶,他們的祖先正是唐越國公汪華,村中那株五代時栽種的銀杏樹,則早已見證了百代的興衰。

唐模銀杏樹是

唐模始祖汪思立親手所植,今已歷1380餘年。 圖/張建平

由於徽州人多系中原士族的後裔,厚重的血脈傳承,使得他們特別看重宗族關系;加上作為“程朱理學”開創者程顥、程頤及集大成者朱熹的故鄉,理學中森嚴的宗法制度,在這片土地上盛行。因而徽州人往往按照姓氏,聚族而居形成“一姓之村”,並在井然有序之中,規模日益壯大。


2012年正月十五下午15時,歙縣葉村洪氏宗祠的後裔們在享堂內“疊羅漢”這一習俗已經延續百年。 圖/張建平

然而,人口的增加也使得原本多丘陵而少平地的徽州,難以養活這片土地上的千門萬戶,因而大量的徽州人只能走出家園,明朝王世貞曾言:“大抵徽歙,人十三在邑,十七在天下。”說的就是徽州人大半都在外頭打拼。

此時,曾經庇護著這方“世外桃源”的群山,成為了阻攔“徽駱駝”們的絆腳石。為了走出去,經歷數代的篳路藍縷,徽州人在崇山峻嶺間開辟了通向四方的古道。

徽州古道圖

。繪圖/Paprika

而四通八達的水系,則成為了徽州商人們先天的地理優勢。往東沿新安江而下,經富春江、錢塘江,即可抵達杭州,進入浙江最富庶的杭嘉湖一帶;向北入長江,順流而下則可至南京、鎮江、揚州,經京杭大運河溝通各地。

《徽商水路程圖》曾是徽州商人外出經商必備的道路指南

。攝影/張建平

所謂“前世不修,生在徽州。十三四歲,往外一丟”,正是這些早早背負著家族使命的徽州人,或在外經營,成為了富甲一方的名商巨賈;或有一技之長,是遠近馳名的能工巧匠;而留守在家的,發掘出家鄉的特色物產,通過水陸交通供向各地;更多的,則潛心治學,參與科舉考試,走上了仕途。

他們同心協力創造出來的物質、文化財富,支撐起整個徽州的興盛繁榮,而人們記憶裡的徽州,同樣隱藏在這些人留下的痕跡之中。

士農工商,全面發展

徽州到底給我們留下了什麼?

假如把歷史比作一個大班級,那徽州一定是班裡最優秀的學生。這位“優等生”交出的“作業”,涵蓋了“士農工商”的方方面面;並有著“特長學科”,在商業上具有突出成就,打通了“商”與“士”之間的隔閡,形成徽州人的“儒商”模式。

休寧縣,始建於明代的木梨硔(hóng)村,雲海環繞。圖/張建平

然而徽州人取得的斐然成績,是被環境逼出來的。

古徽州在萬山環抱之中,山嶺間水流湍急,不易蓄水,盡管土地肥沃,卻缺少灌溉條件。《歙縣志》中稱其“十日不雨,則仰天而呼”,而“一朝雨過,山漲暴出,其糞壤之苗又蕩然空矣”,因此當地居民深受洪澇之災。

2010年7月17日歙縣豐瑞裡村的村民、把保佑地方安康的太陽菩薩汪華、抬到田野中間焚香祭祀、祈求保佑五谷豐登。

圖/張建平

為了保留僅有的耕地,徽州人不斷地開辟池塘、修築堤壩,將水引入農田之中,不僅解決了灌溉問題,還將湍急的河流改造成了利於行船的航道。被稱作“江南第一都江堰”的漁梁壩,幾百年前就成為了新安江上商賈往來的碼頭,以至於被視為徽商興起的源頭。直至今日,這座歷經滄桑的水利工程仍保存完好,向世人展示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。

漁梁壩,號稱“江南第一都江堰”。圖/方托馬斯

可是就算解決了農田,土地的稀缺依然是徽州的大麻煩,今天形勢依然嚴峻的“住房問題”,在當時也困擾著“地少人多”的徽州,尤其是徽州人多遷自中原一帶,住慣了北方閉合式的大院子,難以適應當地的條件。

因此,徽州的匠人們匯集了南北之長,在北方院落的基礎上融入了南方人架樓而居的特點,將寬闊的庭院逐步縮減成集采光、取水、通風、裝飾等功效於一體的“天井”,並在屋頂上架設昂然挺立的“馬頭墻”,解決了緊湊院落間火災易於蔓延的問題。

婺源理坑。徽派建築中的天井。圖/張建平

本是在解決住房問題中產生的“徽派建築”,卻在徽州人匠心之下,成為了文化元素符號之一,粉墻黛瓦,驚艷了世人。近在無數人夢中江浙一帶的“小橋流水人家”,遠在貴州大山深處的屯堡裡,都有著“四水歸堂”的天井、馬頭墻和粉墻黛瓦這些徽派建築元素的痕跡。

如果說徽派建築的誕生是為了解決“住房難”,那麼房屋間裝飾的“徽派三雕”——磚雕、石雕和木雕則體現了精致的徽州人對於審美的追求。從山水人物到鳥獸蟲魚,皆在徽州人的一室之內。而隨著徽商的崛起,“徽派三雕”的技藝,也走向了大江南北。


西遞村,建築中的石雕。 圖/視覺中國

僅明朝嘉靖41年,徽州官定註冊的工匠就有3066人。這些徽州匠人將徽州工藝帶向全國各地,在揚州的園林中,隨處可見他們的印記,連古今儒生的聖地——曲阜孔廟的修建,也有他們的參與,其大成殿前栩栩如生的石雕龍柱,正是徽派匠人的手筆。


徽派三雕之一的磚雕。 圖/方托馬斯

而徽州人的“士農工商”之路,又以徽商最為人所稱道。最開始徽商的崛起,可謂兼具天時、地理與人和的功勞。

由於耕地稀少,徽州人經商的風氣早就開始流行,唐人白居易在《琵琶行》中所言“商人重利輕別離,前月浮梁買茶去”的浮梁,即在當時徽州的祁門縣,可見祁門一帶在唐朝已有茶葉生意往來。徽州人的商業頭腦,早早就開始形成。到今天,祁門紅茶早已成為了中國十大名茶之一。


涇縣宣紙的制作。圖/方托馬斯

而從南宋遷都臨安(今杭州)開始,經濟中心逐漸南移,到明清時期,徽州不遠處的長江三角洲,已成為了全國經濟最發達、人口最稠密的市場。徽商的發展不再受到本地的制約,經營范圍也不再局限於藥材、茶葉、紙墨等故鄉物產,而發展為食鹽、當鋪等高利潤的產業,此為地利之便。


文房四寶之一“胡開文徽墨”制作流程中的提取松煙。圖/圖蟲創意

人和,則在於徽州人深重的宗族觀念。由於遷來之時,就多以家族為單位,徽州人的骨子裡傳承著中原帶來的宗族文化,出門做生意,自然而然形成了同姓的徽州商幫;而這樣的文化使得他們對於同鄉的情誼也尤為看重,無論走到哪,徽州籍商人大多會守望相助。


歙縣棠樾牌坊,共7座,明代3座,清代4座。作為對在忠孝節義上“功勛顯赫”的官員的一種表彰,體現了封建社會的宗族觀念和倫理綱常思想。 圖/視覺中國

因而到明清,徽商的影響力達到了全盛時期。當時最繁華的揚州,被戲稱為“徽州人的殖民地”(語出《五石脂》),徽州籍的名商巨賈幾乎個個“腰纏十萬貫”、“富以千萬計”,甚至“百萬以下者,皆謂之小商”。當時徽商的步伐遍佈全國各地,以揚州為核心,北至幽燕(北京一帶),南及閩、粵,西通關、隴,東居蘇、杭,更占據了重要港口,做起了海上生意。


西遞村,門上的“孝”字為理學大家朱熹所題。作為“程朱理學”的故裡,徽州文風科名,有著極其深厚的淵源。圖/Knightlee

家大業大的徽商,回過頭來不遺餘力地反哺家鄉,除了賑濟災民、興修水利、建造宗祠,最重要的在於“投資”興辦了大量的書院,扶持同宗族的學子參與科舉考試,使得“天下書院最盛者,無過東林、江右、關中、徽州”。

雄厚的教育實力,使得本就身為“程朱理學”之鄉的徽州科名更盛。明清時期,徽州的進士人數位居各府前列,以至盛傳了許多“科舉佳話”,有“連科三殿撰,十裡四翰林”,有“兄弟九進士、四尚書者”、“一榜十九進士者”,這些金榜題名之人,有不少後來都入朝為官,尤其是歙縣人許國,在明萬歷年間獲封武英殿大學士,死謚“文穆”。至今在其家鄉,還立有一座“不合禮制”的八柱牌坊。


許國石坊建於明萬歷十二年(1584年)。因雲南平逆“決策有功”,晉少保,封武英殿大學士,成了僅次於首輔的次輔,乃建坊。圖/張建平

而這股“亦賈亦儒”的風氣,同樣反過來使得徽商在商、政二界左右逢源。在鼎鼎大名的“紅頂商人”胡雪巖之前,乾隆時期的“揚州八大商”之首江春,就曾“以佈衣上交天子”,成為兩淮鹽業的總商。徽州人似乎總具有某種超前的意識,他們“讀書是功業,經商也是功業”的思想,在那個時代遙遙領先。


婺源石城,恍若仙境。圖/龔躍賢

徽州去哪了?

只看行政區劃,她已然隨著歷史推進煙消雲散。然而卻深深刻入了徽州人給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當中,跨越時間長河,以建築、繪畫、雕刻、戲劇、園林、筆、墨、紙、硯等包羅萬象的形式,成為了中國美學元素的符號之一,歷久而彌新。

– END –

文丨葉吟嘯

圖編丨HonYi

封圖丨 方托馬斯

參考資料

《徽州撿拾歷史的碎片》張建平

《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歷史地位》劉伯山

《從歷史地理看徽商的興衰》葛劍雄

《徽州文化景觀初步研究》黃成林

《明清徽州進士數量、分佈特點及其原因分析》李林琦

《徽派建築的文化含量》陸林焦華富

《淺談明清徽商對揚州園林的影響》朱曉煒

0 次查看0 則留言
Home: Instagram
Home: About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