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Home: Welcome
Home: Blog2
  • 作家相片ibestiz便宜機票達人

旅歐印像之一:親臨歐洲,體會歐陸文明

2019年8月,赴歐洲旅遊。從上海直飛巴黎。經法國巴黎、小城木魯斯,瑞士鐵力士雪山、琉森(盧塞恩)和琉森湖,德國富森新天鵝堡、小城肯特爾,奧地利茵斯佈魯克,意大利威尼斯、佛羅倫薩、羅馬、博洛尼亞、米蘭等地,到達法瑞德奧意,阿爾貝斯山,亞德裡亞海濱,地中海北岸。一睹歐陸風采,古老的歐洲文明和現代文化。收獲頗多,不虛此行。

(圖片,巴黎街景,埃菲爾鐵塔)

6——7月歐洲多地發生恐怖襲擊事件,之前還有難民潮沖擊。去歐洲之前,坊間傳言法意等國局勢不好,還說那裡小偷猖獗,白日打劫時有發生,赴歐需謹慎。然而,來到歐洲並沒有看到傳言的那種情形。或許目前歐洲的秩序不如以前那樣好,但我看到的歐洲,治安形勢很好,歐洲人彬彬有禮,和睦友善,社會沒有緊張感,大環境和諧。

圖片,巴黎協和廣場

隨旅遊團到歐洲後,導遊先生一再要求,大家要在一起,不要單獨行動、不要與老外搭訕,挎包要放在胸前,防止錢物被偷、被搶,不要讓老外拍照或給老外拍照……。這些是善意的告誡,可我還是做不到,不時就離群獨自一人逛街,偶爾也請老外給自己拍照片。最先是在巴黎香謝麗舍大道,我請一位老外給自己拍了張照片,發現這老外很友好,後來在一些城市和景點,不時請老外給摁下相機快門,給自己拍照留影。我也給老外拍照,在比薩斜塔下,有幾位青年男女老外,請我幫他們拍照,於是我認真地給他們拍了好多張合影,他們用手勢表示感謝。有一次在戴高樂廣場旁一個路口,兩名老外竟向我這剛到巴黎的中國人問路,他們比劃著:“香榭麗舍?”恰好,我剛從那條大街上走過,馬上給他們指了方向,兩個老外向我豎起姆指,表示謝意和高興。無疑,他們也是遊客,中外遊客都友好。

(圖片,塞納河上看巴黎聖母院)

歐洲人是友好善良的,包容世界各地蜂擁而至的遊客,不怕有序的生活環境被擾亂,當然,遊客給他們帶去了就業機會和經濟繁榮。到巴黎後的早晨,我從賓館房間步入大廳,在櫃臺後面的一位女服務員立即站起來說:“各得毛令”,我馬上明白這是法國人用英語向我打招呼“早上好”,但我不會外語,只好猶豫著微笑一下,作為回應。後來發現,無論是汽車司機還是餐廳商店服務員,都會主動打招呼,可我除了笑一笑,沒法回答什麼。後來,我學了一句“善扣”(謝謝),但一次也沒有說,等於沒學。

歐洲的年輕人也敬老。在瑞士鐵力士山上的餐廳,我在盤子裡裝好飯菜徑直到窗口付款,突然發現老外們都在旁邊排隊,於是端起盤子準備排到後面去,此時在隊伍前頭的年輕人用手壓住我的胳膊,示意讓我先買單先就餐。我想,他們這是照顧老人,也就不客氣了。在米蘭的達·芬奇小廣場,我想避避太陽,走到廣場邊樹陰下,有兩位年輕人正坐在樹陰下的石凳上,立即站起來給我讓坐,我知道應當說一聲“善扣!”,但說外語實在難,只好向他們微笑一下,坐了下去。

歐洲人,神州人,盡管語言不通,交流困難,但只要用手勢動作比劃一下,就能傳遞友好,沒有必要過於緊張,戒備心太重。

(圖片,巴黎歌劇院大街)

歐洲人是友善的,他們的城鎮都很漂亮清爽,樓房典雅別致,街道乾淨整潔,綠地成片,林木成陰;歐洲城市甚至小鎮必有雕塑和噴泉,這與我國的城市不一樣。歐洲城市有許多是有五百年以上老房子,仍在正常居住和使用,這些房子都是用條形石材建成的,歷經風雨仍然堅固完好。而中國,以往的建築都使用木材和磚瓦,不耐腐蝕,尤其怕火,年頭稍長就必須大維修。因此,我們沒有幾百年的老屋是能夠正常使用的。

意大利城市中,有五百年以上歷史的老房子特別多,保存得非常好。這可能與沒遭受戰火摧殘有關。在二戰的前期,意大利屬強大的軸心國,沒有人去轟炸它。戰爭後期,它又很快投降,倒向盟國,也就不會遭到轟炸。所以,意大利絕大多數城市,二戰後仍然完好無損。

(圖片,佛羅倫薩的一條小街道)

歐洲人喜好保持城市古舊的風貌,那裡沒有超過十層的高樓大廈,更沒有中國大城市那樣成片的鋼筋水泥的森林。那裡所有高樓大廈都在城外,是另劈區域建設的。

歐洲,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的樓房(或平房),墻面都很平整美觀,門窗陽臺精巧雅致。老樓必然裝飾有精美的雕塑作品,有的樓房上雕像數都數不清。歐洲城市有非常多的街頭雕像及噴泉,中國的城市大多沒有街頭雕塑,如果有,也缺乏藝術感,多數俗不可耐。

圖片,佛羅倫薩國王廣場旁的雕像之一。

和中國城市的樓房相比,除了建築風格迥異外,最大的不同是樓房的面貌。中國城市比如上海,住宅樓的陽臺幾乎都是全封閉,設計時的外陽臺也被封閉了。窗戶和陽臺的墻外,伸出密如樹林般的涼衣架,經常掛滿涼曬著的衣服被褥。房屋底層的門窗,全都安裝有防盜門和防盜鐵柵欄。而樓房的外墻上,到處掛著空調器的外機,有的破破爛爛,有的搖搖欲墜。這在歐洲,完全沒有這種景象,樓房原有的外陽臺不會被封閉,外墻上沒有一根涼衣桿,也沒有一只空調外機,再大的玻璃窗,也不安裝鐵柵欄。他們的空調外機放在哪裡?仔細看,是放在有對外窗戶的樓梯間或專門的小房間裡,全都是放在樓房裡面的。歐洲人的玻璃窗上不安裝防盜柵欄,難道他們不怕小偷砸窗入室行竊?好像不怕,或者說那裡沒有砸玻璃的小偷。你也可以這樣認為:他們寧可冒玻璃被砸碎的危險,也不安裝鐵柵欄,以保持樓房美觀。

另外,歐洲住房的所有窗戶上都不安裝紗窗,室內也沒有蚊蠅。再看上海的住宅,有哪個窗戶不安裝紗窗?否則一群蒼蠅蚊子飛進來,你吃得消?

值得一說的是歐洲的水,歐洲的自來水水質極好,純凈清亮,是直接飲用的,口感綿軟潤滑,哪怕是衛生間裡的自來水,直接飲用沒有問題。

歐洲的賓館24小時供應熱水,但卻沒有開水,需要開水得自己用電水壺燒。有的賓館有電水壺,有的沒有,就需自己備。而電源插座都是二個圓孔的歐洲制式,也得自己準備歐式插頭。我們住巴黎郊外的一家賓館中,房間還帶有小廚房,有雙灶的電磁爐,整套的廚房用品用具,鍋碗瓢盆樣樣齊全。

歐洲也是個很老舊的地方,建築物老舊、基礎設施老舊……。如飛機場、航站樓之老舊,與上海浦東機場沒法相比。歐洲公路也很老舊,這從路上的隔離帶和附屬設施就看得出來。但路面卻非常平整清潔,沒有任何裂紋、破損和修補痕跡。汽車行駛在路上,那怕是在盤山路上,也是輕聲細語刷刷向前,異常平穩,沒有顛簸,沒有噪聲,乘客心情舒暢。

歐洲到處都有中國人,還真不少。在稍大些的商場,都有說普通話的導購和營業員,甚至負責人。還有中國(主要是浙江籍)人開的商店。中國人在歐洲開餐館的更多,一路上,我們每天中餐和晚餐,基本都是在中國人開的中餐館裡解決的,可想而知,不知有多少中國人在歐洲開餐館,那怕是一些很小小鎮上,都有中國餐館,比如叫“北京餐館”、“上海飯店”、成都飯店、溫州餐廳,還有什麼紅梅飯店、臺灣料理等等,一看就知是中國人的飯店。

(圖片,“巴黎春天”大百貨商場內景。)

在歐洲,到處有一群群從神州大地來的遊客,他們對旅遊倒在其次,主要是采購地產名牌商品和奢侈商品。神州客采購些什麼?據我初步統計:在法國,他們主要采購化妝品,香水,還有名牌時裝(包括T恤)、服飾(領帶為主)等;在瑞士,購買世界名牌手表、珠寶,還有某些藥品等(傳統小軍刀不重要了);在德國,采購不銹鋼制品,比如著名品牌“三立人”的成套的不銹鋼鍋具、成套的廚房刀具和工具、以及其他不銹鋼小用具如指甲剪之類,還有德國箱包,包括拉桿箱等;在奧地利,購買的是水晶制品,特別是水晶工藝品,如飾品、掛件、擺設品等。到意大利,采購的東西就更多了,有許多世界著名的商業公司舅普拉達、奧特萊斯等的總部就在那裡。比如在威尼斯,采購手工制作的非常漂亮的玻璃器具、艷麗的彩色玻璃器皿和工藝品;到了佛羅倫薩和羅馬,就大量采購真皮制品,比如人工縫制的名牌皮衣服、男女皮包、手提包、皮夾子、皮鞋、皮帶等等,這些都是頭層牛皮,而且是手工制作,當然,價格不菲!而在米蘭,除了采購高檔皮衣、皮包等皮制品、時尚服裝之外,還大量購買高純度巧克力、金牌咖啡、橄欖油等。

買了這麼多東西怎麼上飛機,特別是那些鋼制刀具?不著急,可直接讓商家替你辦理郵寄快遞,你還沒有回國,東西就寄到你家裡了。

順便說一句,神州遊客中肯定有專門采購名牌商品回國去倒賣的(我認為咱領隊就涉嫌)。不過,此事證據不足,只是我個人的推測,敬請諸君不要叫真。

由於歐洲商品貨真價實,名牌正宗,價格雖然很貴,但比較國內的來仍然便宜許多,因而神州客趨之若鶩。聰明的歐洲商人已深知,能否伺候好神州客,這與生意的成敗悠關。所以那些商場基本都雇用了會漢語的導購或營業員。一次,我們剛踏進一家並不大的商店,一位女黑人營業員立即迎上來,用普通話:“你們好,需要幫忙嗎?”她竟一眼就看出我們是中國人而不是日本人或韓國人,真讓人有些吃驚。歐洲稍大些的商店都有中國人營業員,這已經不奇怪了,如果不雇用說漢語的職工,他們的商店就要關門。

圖片,米蘭步行街商場。

7、8月是歐洲旅遊旺季,世界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,有白人、黑人、黃皮膚人,有中東、北非阿拉伯人,拉丁美洲人,東南亞人,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,還有韓國人和日本人,最多的就是神州大陸中國同胞。都說韓國人日本人與中國人很難區分,其實很好區別,那就是言行舉止。比如同樣是在烈日下,所有外國人包括日韓人都不撐傘,只有中國遊客打著傘遮陽。

比如在凡爾賽宮外等候入場,在蜿蜒冗長的排隊人群中,有歐洲人、中國人,還有很多黑人、中南美洲人、中東的人和南亞人等等。可是,包括韓國人日本人在內,外國人都安安靜靜,只有神州客嘰嘰喳喳,發動群聊。

(圖片,凡爾賽宮廣場上排隊的人群。)

在德國肯特爾賓館大廳的櫃臺上,放有一個很大的橢圓形盆子,裝滿了鮮亮的蘋果。來來往往的老外沒有一個人去動這盆堆得高高的蘋果,一群神州遊客到來,看到如此漂亮的蘋果,立即擁上,你拿一個我拿一個啃起來;有人還招呼:“老張,有蘋果,快來拿呀!”在一旁的導遊壓低嗓門:“唉唉,你們優雅點,優雅點!”傾刻,大盆子見底,沒乘下幾蘋果個了。

(圖片,德國小鎮肯特爾的早晨。)

神州的遊客來到歐洲,主要目的似乎並不是觀光遊玩,而是采購洋貨。大家並不關心有什麼好看和遊玩的,而是研討本地特色商品,價格如何,是否免稅,如何避稅。每到一個城市,神州客首先湧進商場和超市采購,再把買來的東西放回車上,然後是吃,最後是參觀。每結束一天的旅遊,大家都大包小包,前抱後背,滿載而歸。回到車上或賓館,大家所交流的,終歸是買了哪些名牌貨,多麼正宗,價格比國內便宜多少。在車站和機場,看神洲遊客,每人至少拖著二個拉桿箱,還要手提肩背,弄不清買了多少東西帶回國。再看那些日本人,他們除了買點小紀念品,幾乎什麼也不買,背個雙肩包來,背著雙肩包去,輕松旅遊。

神州是最講愛國的,微信群裡和 網路上老是不停地呼籲支持國貨抵制洋貨,還說不這樣就會亡國滅族。可是在實際上,搶購洋貨絕不手軟,大家從心眼裡還是認為國貨靠不住,洋貨(包括日貨)才貨真價實、價廉物美。

(圖片,德國新天鵝堡山下一小鎮,遊客購買不銹鋼制品的好去處。)

歐洲人講究商業誠信。歐洲城市和旅遊景區的商鋪餐館林林總總,城鄉都有大型商城,但是商品價格高度一致。比如一瓶2·5歐元的可樂,或80歐元的紅酒,在超市中和餐館裡都是這個價,即使是在高速公路旁的服務站內也是這個價。再如瑞士手表,只要是同一品牌和款式,走到哪裡全是一個價格。我去歐洲本來決心什麼也不買,但到了瑞士就改了主意,決定給孫子孫女各買一只最低價格的瑞士表,回去好讓他們有個驚喜。於是看了多個地方的一些表店,得出結論,所有表店的價目表全都相同。

我不敢說絕對的,但可以說,在歐洲只要是本地產品,就一個價,不論是在高山景區內的商場,還是城市裡的品牌專賣店。歐洲地產商品,大店小店同價,山上山下同價,景點內景點外同價,船上的和岸上的同價,經銷商和代銷商同價。每種商品都是一個價,童叟無欺,看你還怎麼搞價格欺詐?

(圖片,威尼斯聖馬可廣場左側的商場。)

在我看來,歐洲商店的商品確實貴,但貨真。如果商品有假或價格不實怎麼辦?這在我們神州,辦法是“假一賠二”,或者“假一罰十”。但是在歐洲,發現商家做假,不賠也不罰,直接將他關門大吉!就這麼簡單,發現有假,立即取締,砸他飯碗,斷其財路,結束!

(圖片,威尼斯聖馬可廣場右側的商場。)

意大利的真皮制品譽滿全球,價格昂貴,但也打折。在威尼斯一家高檔皮衣專賣店,有幾件名牌皮衣打折50%,雖然價格仍高達3千歐元,但已經非常誘人了。我們拿過一件,左看右看,看不出皮衣有什麼瑕疵。大家弄不明白,這麼好的衣服為什麼打折呢?店家上來,翻開皮衣一個後下角,這裡貼著一個小標簽,指出了旁邊有個完全不起眼的小小劃痕。原來如此,它讓你明明白白。你有權選擇:花半價買下有瑕疵的名貨,還是寧花高價也要貨色完美無缺?就是這個標簽,彰顯示了商業誠信和商業道德。

這種事在神州好象不存在,我們有個說法:“無商不奸”。咱們的商家經常宣傳“買一送一”,但實際上,你原來要買一件東西,到頭來卻買成了兩件。神州商人不論他多麼會搞價格貓膩,弄出了多少假冒偽劣,能發財的就是成功人士。這在歐洲,可能根本行不通。

(圖片,米蘭步行街商場。)

總的說歐洲的城市遊客很多,但並不那麼喧囂。無論城市還是公路上,汽車遠沒有中國的多,基本不出現車輛擁堵。而那些小鎮,更顯得寧靜、乾淨。

歐洲很清靜平和,沒有像國內報道的那樣,有恐怖襲擊隨時降臨的危機,也沒有一點遭受中東北非難民潮沖擊的混亂。有的倒是街旁店內老外坐在裡面喝咖啡,是滿大街不同膚色的遊客。老外們心平氣和,悠然自得,沒那麼緊張,沒有那麼多戒備之心。

不過,為防恐襲,進入人員集中的重要場所、重要景區景點等,還是必須進行安檢的,但似乎比國內寬松,有的只是讓人把提包的拉鏈拉開,保安員看一眼就完事;有的看也不看,揮手就過去了;不少安檢只是應付一下,走過場。

圖片,進入梵蒂岡。

都說法國人意大利人很浪漫,但我說的“浪漫”是“浪費、散漫”。我們常說“時間就是金錢”,“時間就是效力”。可是歐洲人隨意浪費著時間,不抓緊時間爭錢,顯得很散漫,輕輕松松、慢慢騰騰。他們的商店要在8點半以後才開門,6點鐘就打烊了,連餐館也這樣,時間稍晚,你就沒地方買吃的。街上有那麼多的咖啡店,每天都有那麼多人坐在那裡,慢悠悠地喝咖啡。每到公休日,大家都休息,商店也關門不爭錢了。到比薩城那天剛好是星期天,作為意大利有名的旅遊城市,商店竟然全都關門閉戶,大街上冷冷清清。歐洲人已經實行每周四天工作制,而且不準加班加點。

圖片,意大利比薩,斜塔。

為我們開旅遊大巴的司機叫丹尼,意大利人,與我們關系很融洽,但車到瑞士後他就要去度假,得換司機,我們很舍不得他半途而去。導遊解釋,這是規矩,必須換司機了。新來的司機叫博裡亞,也是意大利人(羅馬尼亞移民),同丹尼一樣對工作認真負責,開車非常平穩,嚴守交通規則,乘客不用擔心行車安全。司機早上出發前將遊客的行李裝好在箱裡,下午入住賓館時將行李取出交給乘客,大家進入景點遊覽或去進餐,司機一人在車上看守,當導遊回到車上才去就餐,或立即上路,一絲不茍。

圖片,羅馬古都遺址外大道。

有一件事引起我們注意,司機在交接車輛時,丹尼取走了一個類似電子儲存盤的東西,博裡亞則將相同的一個東西插入駕駛室一個裝置裡。導遊說,這是按照交通管理部門要求而使用的“黑匣子”。駕駛員在接車時必須立即安好黑匣子,在交車時取走它。歐洲規矩,客車駕駛員持續開車2個半小時後,必須至少休息15分鐘,每天車輛使用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。駕駛員對各項交通法規執行如何,得依靠這黑匣子來說話。所以,駕駛員在交接車輛時,要取走自己的黑匣子交給管理部門檢查,如有違犯將受處罰。如果駕駛員在中途取下黑匣子,也會被記錄下來,這種違法情形就更嚴重了。可見,歐洲駕駛員中規中矩,乘客很放心,這個“黑匣子交警”很管用呵。

(圖片,米蘭一小街深處。)

寫了不少旅歐印象,不過是浮光掠影。本人去歐洲的主要目的,是親臨歐洲名城,與那裡輝煌的文化藝術(建築、繪畫、雕塑)親密接觸,重頭戲是參觀巴黎盧浮宮、佛羅侖薩維琪奧王宮、巴吉洛美術館等藝術殿堂,觀瞻藝術大師們的曠世傑作。對這方面體會,將逐步寫入博客。這些內容似有點“專業”,只能簡化,以免浪費朋友們寶貴的時間。

1 次查看0 則留言
Home: Instagram
Home: About
bottom of page